close
 


昨夜我們從新竹趕往內灣時已深夜10時左右,


找個地方泡泡溫泉,洗滌身心的疲倦,


然後在一個有省錢(五星級)的汽車旅館,


好好的舒舒服服的睡上一晚。


 


純樸的內灣,懷舊的火車站,


幾條老街以及已離去往事回憶,


在這個古老小鎮上,


留下的只是幾幅令人回味的老照片,


及香味撲鼻的野薑花


我們並未看到繁華與熱鬧,只有過往旅客徘徊留連,



純樸風情的小鎮上,我們站在鐵道旁靜待火車...






內灣四周環繞的山景、撲鼻的野薑花香、偶而現身劃過天際的飛鳥,享受不被打擾的悠閒時光。


攀龍吊橋,民國七十年左右興建,聯繫內灣與南窩之間,跨在麥樹仁山脈中油羅溪溪谷間。


跨在麥樹仁山脈中油羅溪溪谷間




野薑花,內灣婦女把內灣六十多年前的客家米食重新推出,當年的老祖母們,
把生活環境能使用的植物,搭配在客家米食中,使米食中有另一種植物的清香。


走在溪谷旁就會發現滿地開花及撲鼻的野薑花香。








在內灣老街上,不時會發現有名的野薑花菜包..


廣濟宮,是目前村內居民的宗教信仰中心。


「廣濟宮」,除了原已恭奉之褒忠義民爺外並增加供奉三官大帝、開漳聖王、天上聖母。


一般中國人的信仰廟宇都不會搬遷地址,但是內灣廣濟宮搬遷三次,
這也是最特殊的地方。清朝年間客家人開墾至內灣山林,
但是時常受到山地鄉泰雅族『出草』習俗的
困擾 ,每天擔心從事山林工作的家人安危。


內灣支線,原本並未通車至內灣;但隨著時代變遷及內灣的產業蓬勃發展,
以致使內灣在民國40年才有火車運行通抵。


車站保有50~60年代的建築風格,並保留有一「通車紀念碑」足供後人憑思其鐵道開拓的艱辛歷程。


內灣線共長二十八公里新竹--上員--竹中—榮華--竹東--橫山--大肚--合興—富貴(南河)
--內灣 共有10個站。


平時早班車由賣菜的婦人與學生搭乘,假日相當擁擠。
尤其是假日新竹開往內灣上午9:50分 那一班車,團體票還要在十天前訂購才有。


從內灣到竹東到的車程也大概20分鐘左右!












劉興欽漫畫館


內灣國民小學緊臨內灣車站,校園內花木扶疏,高大林木成蔭櫻花、
桂花、鳳凰木、欒樹松、柏…等高齡樹種,景色宜人。


內灣國民小學緊臨內灣車站,校園內花木扶疏,高大林木成蔭櫻花、
桂花、鳳凰木、欒樹松、柏…等高齡樹種,景色宜人。


來到內灣沒吃過『野薑花粽』可算是沒來過。野薑花粽買氣更旺,
媒體更是把野薑花粽當成內灣得特產.



把油脂降到最低點,吃完粽子手不沾油。


野薑花是台灣原生種的植物,.野薑花沒蟲害,不需噴藥。


把傳統式的糯米改成高鈣米,改變糯米缺點,不漲氣。


使用野薑花的根為調味料。


這是我們買回去的伴手禮!野薑花粽一粒15元買十送ㄧ喔!






新竹內灣 最有名最好吃的古早餅。




內灣戲院是於民國三十九年在主人楊盛泉的籌劃下落成啟用,是一間深具歷史意義的日式建築物。


內灣戲院,主人因一方面經營山場,一方面經營製腦,故十分懂得山林粗重勞動工人的休閒需要,
因此才在當時僅一千餘人的小村落營造名聞遐邇的內灣戲院。


內灣戲院為消費活動中心,當年興盛期內灣街上旅社七家,茶室夜夜笙歌,
撞球、網球場都有(以民國41年台灣消費環境這些都是高消費)故有『小上海之稱。


內灣戲院內的雜貨店.



內灣戲院為場景拍過的電影如:青青河畔草、地下情、春秋茶室、大姐當家、
藍色夜叉......等等十多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阿蒯 的頭像
    阿蒯

    阿蒯的家

    阿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