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下子又狂下了極大的雨量,馬上又是晴朗的天氣。
一些低窪的地方,都變成了小水塘,電線桿上站滿了小鳥、好熱鬧,
連續幾天都下著間歇性的大雨,原是烏雲密佈,母鷄帶著小鷄排成一列,在草叢中慢慢走過。一道閃光在遠處雲霧裡,忽隠忽現,突起的雷聲劃破了寂靜的天空,
成群的鳥兒在空中盤旋,慢慢的逐漸遠去。迎著豐盛午後雷雨帶來的滋潤,正是忙裡偷閒看夕陽西下最好時光。
趁著雨過天晴時,來到了七股鹽山博物館,廣闊平整的鹽田波光粼粼,將海水引入鹽池裡,
在陽光反覆曝曬後,將結晶鹽採集成堆。雖已不復見鹽工們辛勤晒鹽及挑鹽的畫面,
迎著風看著一片片的鹽田,心裡舒暢無比。鹽池裡有著天空與水面上交界的雲霧,又映著絢麗繽紛的彩光,
我們坐在坡堤上,看著日落藍海美麗景色 ,看著紅紅的太陽慢慢的沉入海裡。

↗1
位於台南市七股鹽埕里台灣鹽博物館是目前台灣唯一有關鹽產業的主題博物館,
主要目的是保存台灣數百年的鹽業文化資產。「鹽」為鹽工汗水與淚水的結晶,
鹽堆狀的外型造觀格外有特色,遠望感覺就像兩座白色金字塔矗立在鹽田裡。

↗2
七股鹽博物館,東面為廣盈鐘乳石館,北面為鹽工住宅群,西面則為荒廢的機械鹽田,
並與七股鹽山遙遙相望。鹽博館正對面為七股鹽場辦公室,
周圍設計為綠色草皮以及人工湖、觀景步道。

↗3
七股最美麗的景色,是下午4、5點以後,可由鹽山騎腳車到潟湖或黑面琵鷺保護區,
再到六孔碼頭看夕陽、吃鮮美的海產,讓您的假期過的很有意義。

↗4
七股鹽博物館結合鹽山外貌及鹽結晶分字結構為構想,
兩座金字塔錐形融入四方體的廠房意向組合,構成鹽博館的造型。
建築表面仿粗鹽顆粒的塗料,搭配白色的石英板,塑造白色鹽山的質感。

↗5

↗6
台灣鹽博館位於七股鹽埕村,靠近七股鹽山,臨近七股潟湖、濱南濕地以及保育嬌客黑面琵鷺棲息地。
來鹽博館可別忘了到週遭的各類景點走走看看,淌洋在自然與文化的浸淫中。

↗7
在鹽田復曬區裡走走看看,可以體驗到鹽田兒女的生活。

↗8
平靜水淺的鹽田,天和水接連成一片開闊氣象,陽光、雲朵倒影成雙,
天光水色,盡是絕美的搭配。

↗9
走在鹽田旁像是在記錄一段無聲的紀錄片,人工採鹽的過程有著繁複與辛勞。
燠熱中,汗水從臉頰而下。鹽田獨特的工作,卻對我們平凡中有更深一層的認識體會。

↗10

↗11
「台灣鹽博物館」是目前台灣唯一有關鹽產業的主題博物館,
其興建主要目的是保存台灣數百年的鹽業文化資產。
「鹽」為鹽工汗水與淚水的結晶,鹽堆狀的外型造觀格外有特色,
遠望感覺就像兩座白色金字塔矗立在鹽田裡。

↗12
七股鹽博物館與七股鹽山遙遙相望。
「七股鹽場」為台灣史上最大規模的曬鹽場。
鹽場內共有2座鹽山:主峰與北峰,主峰的鹽是鹽場停產後所留下之鹽,
海拔高度20公尺,約6萬公噸;質地堅硬,表層有落塵覆蓋,已成為七股觀光地標。
七股鹽山,曾被日本人戲稱為『台灣的富士山』,在豔陽的威逼下,
把鹽民的血汗一點一滴的曝曬出來;在夕陽的餘輝中,更閃爍著鹽民心血結晶的光芒。

↗13
七股鹽田風光再加上夕照真是美的一幅畫,看看遼闊的鹽田,
心裡更是舒暢無比,所以不知不覺拍了好多的照片。

↗14

↗15
七股鹽灘全面廢曬,同時也結束了台灣338年的天日曬鹽歷史。

↗16
台南擁有北門與七股二個鹽場,二者卻是迥異不同的鹽場,
七股鹽場均是土盤鹽田,有最新的鹽田北門鹽場則全是瓦盤鹽田。

↗17

↗18
鹽田復曬區

↗19
七股鹽山,已經蛻變為觀光休閒鹽場,遊客撐著陽傘攀爬雪白的鹽山,
手持著清涼的鹹枝仔冰,登頂瞭望整個七股鹽田。

↗20

↗21
一望無際的鹽田,矗立了一座外型有如白色金字塔的台灣鹽博物館。

↗22

↗23
古早特色的桶間寮,這可是早期顧魚人的特別建築。
這種桶間寮不但記錄著老一輩人的文化傳統,也藉此和新生代分享不一樣的回憶。

↗24
如今鹽田已不再晒鹽,鹽工相繼凋零,鹽村人口外移等,都是時代變遷中,
我們只是看到的是一堆堆鹽山的身影。

↗25

↗26
映入眼簾的是一片鹽田風光,彷彿走進時光隧道,回到從前時曬鹽的景象。

↗27
足浴,看似簡單的海水,用您的隻腳泡在水池中,不僅可以消除疲勞又可以調解心境。

↗28

↗29
園區內還設置有以前時代採水用的水車,讓遊客親自體驗鹽業時代,
鹽農踩著水車引水灌溉鹽田的辛勞。

↗30
下雨過後的陽光照耀,鹽池的水清又淺,雪白結精鹽反射出灼熱光芒。

↗31
廣闊平整的鹽田波光粼粼,將海水引入鹽池裡,在陽光反覆曝曬後,將結晶鹽採集成堆。

↗32
倒影在水中的每一片雲朵讓人覺得好夢幻。

↗33

↗34
迎著風看著一片片的鹽田,心裡暢快無比,
鹽池裡有著天空與水面上交界的雲霧,又映著絢麗繽紛的彩光。

↗35

↗36

↗37
樂活村的景色。

↗38
鹽博物館後側有海有數十戶樂活村民宅,
裡頭還住著當地的鹽農,也是最佳的鹽業發展見證人。

↗39
台灣鹽樂活村旁內設有鹽田復曬體驗文化園區,有實體的鹽田展示,
您也可親自體驗,是最佳的教材題材。

↗40

↗41踩踏龍骨車囉~
(這是利用腳踏木軸帶動木製鏈葉片, 其引海水注入鹽田鋪曬製鹽,由於鏈帶葉片,
形狀像人的脊椎骨般能一樣自由轉彎,所以就稱為"龍骨車"。)

↗42
廣闊平整的鹽田波光粼粼,將海水引入鹽池裡,在陽光反覆曝曬後,將結晶鹽採集成堆。

↗43
鹽場周邊平靜空曠,放眼望去盡方格蒸水池,阡陌縱橫。

↗44
台南七股一帶擁有許多珍貴的生態資源,如黑面琵鷺、赤嘴仔、虱目魚、蚵仔、紅樹林等,
也因為這片珍貴的濕地,中央又成立了台江內海國家公園。

↗45
連續幾天都下著間歇性的大雨,原是烏雲密佈,一下子又狂下了極大的雨量,馬上又是晴朗的天氣。
一些低窪的地方,都變成了小水塘。

↗46
當我沿台南七股海邊一路西行,汽車奔馳於遼闊鹽田路上,
打開車窗迎面而來竟是滾燙熾熱的熱風,看似沒有終點的公路,
一片汪洋的鹽田、魚池連綿至天際。黃昏的時候,
好攝之徒總是不約而同前來這個非常偏僻的地點(七股氣象站旁的堤岸),
搖「黑卡」,搖啊搖,搖到夕陽西下,搖到天黑,搖到忘記吃晚餐。

↗47
站在觀海樓,畫面是鹹的。強烈陽光薰染一片金黃的海色。腥鹹的氣味撲面而來,
那是海水、陽光、鹽田交織而成的海風氣息。
七股「觀海樓」就位於鹽埕安檢所旁,是一 座三層樓高的瞭望台,位於潟湖的中心,
可觀賞到七股的潟湖美景,雖位處偏僻,但是在一望無際的鹽田裡,
就可以看到那唯一的平台,矗立於鹽田之中,在黃昏時,更是欣賞夕照美景的熱門景點,
登高可遠眺潟湖全景,湖內蚵架片片,特殊的淺海養殖景觀。

↗48
傍晚的澙湖很美,因為太陽總是在黑夜來臨前,釋放出最火紅燦爛部分,
留在最後最美的時候綻放。刹那間把的海平面染成一片泛紅,然後又悄悄得沉入海底下。

↗49
落日的美麗、總是讓人目不暇及,輕撫臉上的海風、也會讓人沉醉其中。
靜靜地我們看著紅紅的太陽慢慢的沈落海裡。

↗50
「七股澙湖」的夕陽,隨著一排排的蚵棚(架),有如巨大的圖騰般佇立於濕地上,
構成一幅美麗的夕陽風情畫,坐在堤防上,看著蟹類忙進忙出在濕地裡享受午后饗宴。
觀賞落日的浪漫景緻,在海面上輝映著夕陽倒影,靜謚裡的美感讓人陶醉。

↗51
台灣鹽博物館
地址:台南縣七股鄉鹽埕村69號
網址:http://taiwansalt.cca.gov.tw/index.htm
開放時間:
平日 9:00-17:00
假日 9:00-17:30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