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為了工作日子一天一天的忙碌著,


總是期盼放假的時候,


壓力總是要找這一天才能發洩,


或許這就是現代人的生活方式了。


隊上剛好辦理自強活動,所以就恭請老婆大人陪同,


完成了這一趟輕鬆又有大餐吃的日月潭之旅,


以慰勞自己及老婆大人的辛勞了。


 


走進了碳雕藝術博物館,在導覽員介紹之下,


我們才瞭解每一件的碳雕作品,


是要經過好幾天的琢磨才能完成的,


而不僅要有耐性還要精緻細膩的功夫,


光是簡單的「竹碳」就有很多好處及用處,


只要在加上一點雕刻,


它又是一件蠻有創意藝術的作品呢?



 





來到「炭雕藝術博物館」內,可以聽到由炭琴,所敲出來的音樂,
及各式各樣您所想不到的炭雕藝術品外,館內還設有實驗區,
讓您在欣賞之餘還能了解有關各種炭形成的方法及炭的各種功能性。



炭在日常生活中已被廣泛使用,通常炭被認為是燃料的一種,
而且現在科技進步,炭早已被石油等其他燃料取代,
更何況是「炭的藝術品」,更是少見。





相當熱門的備長炭,館內有相當詳細的介紹。來一趟炭雕藝術博物館,
保證讓您大開眼界不虛此行。





日本人所謂的「備長碳」其實發源地是在中國,所以呢?又增長知識了。



木炭窯有二扇門,其中一扇,是將木柴送入窯內的專用門,裝窯後,
馬上封死;另一扇小門是起火用,進行封窯,拆卸煙囪,封閉小門,
窯內因沒氧氣助燃,自然而然熄火、冷卻,冷卻時間也需五~六個多禮拜,
總計全程約需五十~七十天, 才進行開窯,取出木炭、裝紮成簍。



當燒製木炭溫度超過攝氏800度以上時,其木炭本身之碳元素高達92.6%,
此時木炭就具有導電性,且能中和電磁波,並釋放遠紅外線,
因此碳元素保留的多寡,也與木炭作何種用途息息相關。



購買來的龍眼木或相思木在進窯燒製前,要截 成半人高,
約九十公分左右的木段,如長度太長,入窯不方便。一面截鋸,
一面入窯,有條序、密集的排疊著,這種大型的專業窯,可裝進五萬斤的木料,
等裝窯就緒後,就用磚塊或黏土把洞口封死,只餘一管煙囪。



「備長炭」是一種木炭,原產地是日本和歌山縣,十分堅硬,
與鋼的硬度差不多,用普通鋸是鋸不斷的。
烘成的木炭體積只有原木的三分之一。



「神明公仔」?加上白色的顏色就讓人覺得個超可愛的~呵呵!



十分威嚴的諸葛孔明,雕功也蠻細緻立體的。



竹炭則由於氣孔數是木炭的2倍,吸附力是木炭的10倍,
因此使用上更受到日本大眾喜愛 ,竹炭是採用3-5年生孟宗竹。



龍眼和相思這二種樹木是燒製木炭最佳材料,荔枝樹也可以,
但燒出來的木炭較前二種『鬆』,比較不結實,雖然用龍眼樹燒出來的木炭堅實、
耐燒,但有一缺點,就是在燒製過程,會有清脆爆裂聲和火星冒出,容易燙傷工人。





自古木炭從民生燒烤、醫療、軍事、養生、化妝品、、、等,
近代更走入了科技,世界各國也興起對炭研究的熱潮,期希望能將炭運用更生活化。





何謂白炭及備長炭,其實兩者是一樣的,只是稱謂上的不同,
因為在日本最早是 由名叫備長者發現白炭有許多好處,於是專注研究,
進而發揚推廣,後人為紀念此人的用心精神,便取名為備長炭。
構成白炭與黑炭的材料的原木並不同。
白炭以堅 櫸木、枹樹等材質堅硬的樹木為主。



招財進寶的彌勒佛,雕成維妙維肖的。



備長炭能調節濕度,防止濕氣造成腐爛,
保護建築物免於白蟻的侵害,還可以保持物質的新鮮度。





這是碳樂,這些一根根的碳棒,都可以敲出很像木琴的聲音。





日本人認為備長炭是他們創造的木炭傑作,但實際推究起它的歷史,
其實是平安時代(西元八○○元年)弘法大師從中國傳入製炭技術,
在今天的和歌山縣各地推廣。





白炭就外觀蒙上一層泛銀白的灰色,炭化溫度約攝氏一千度以上,
不容易點火,但一點燃可維持長時間,且有遠紅外線、能阻隔電磁波,
能除去空氣或水中雜味與雜質並釋出礦物質等,所以可做多種其他用途。





西元1700年時,一位住在田邊,名叫:「備中屋」長左衛門的商人,
加以發揚光大,將備中屋的「備」,加上長左衛門的「長」,合成商店名,
販售的炭就稱為「備長炭」,從此打響了這個名號,所以現統稱「備長炭」。





在導覽員介紹之下,讓我們知道碳的一些功能及用處。



走到最後,竹碳賣場就是維持這博物館的經濟來源,
其實要消費一下啦,這樣才永續經營下去!



竹炭就大口吸入濕氣,當大氣溼度下降時,竹炭則釋出水氣,保持平衡。
但是對於微塵 則緊抓不放,對於塵蹣則在活性炭作用下,讓它無法生存。



這是碳錢(賺錢)~來這裡一定要摸一摸喔!才會賺錢錢,錢!





燒木炭會產生煙,「木醋液」就是從煙提取的液體。其成分幾乎90%是水,
根據日本女子大學教授關汪倩的最新調查指出,它裡面含有五百種以上的有機化合 物。



由於竹子收成容易,早期竹炭運用在燃燒及活性炭上。因備長炭原樹種越來越少,
因此中國大陸、日本、台灣工研院,大力輔導農民從事竹炭二次高溫精鍊。
希 望能取代備長炭,稱之竹備長炭。





這是用活性碳製做的眼罩。


引用參考:碳雕藝術博物館
http://www.charcoal.org.tw/page/page01.ht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阿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