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草嶺古道位於台北縣貢寮鄉和宜蘭縣頭城鎮,大約在宜蘭線鐵路貢寮站和大里站之間,這是歷史上淡蘭古道的一部分。全程約8公里,步行時間大約160分鐘。草嶺古道大致可分為四段,從貢寮火車站到登山口,大致是平坦的柏油路,大約需時60分鐘。從登山口到雄鎮蠻煙碑是一段陡坡,走起來稍微吃力,大約需要30分鐘。從雄鎮蠻煙碑到鞍部,坡度比較平緩,大約需要20分鐘。從鞍部到大里天公廟完全是下坡路,大約需要60分鐘。從公路上的遠望坑口新社橋出發,大約只要160分鐘而已。


 


 


草嶺古道是先民開闢淡水廳到噶瑪蘭廳之間的淡蘭古道中之一段,為介於臺北縣貢寮鄉遠望坑到宜蘭縣頭城鎮大里之間的山區路徑,全長8.5公里,經過臺北縣及宜蘭縣兩縣分界山的「草嶺」,故稱之為「草嶺古道」。


 


淡蘭古道的開闢大約是在清乾隆末期,當時由白蘭氏開闢暖暖經十分、楓仔瀨、頂雙溪出宜蘭的山路;嘉慶12年,臺灣知府楊廷理開闢了自四腳亭經蛇仔形 至頂雙溪,越草嶺以出宜蘭的山路。在道光3年臺灣北部望族林平侯(林本源之始祖),因當時艋舺、萬華到蛤仔難(噶瑪蘭)的交通非常不便,而斥資拓修楊廷理 所開之路線。清咸豐6年,林平侯之子國華繼承父志,修築基隆經瑞芳、頂雙溪到三貂嶺的路線,從此淡蘭通道成為暢通東西之間的重要孔道,行旅興盛達百年之 久。


 


古道的鋪設以我國南方丘陵山路的築路技術,採用當地最常見的砂岩作為材料,石磴如梯,後來歷經日人的拓寬、頭城鎮公所的開路以及東北角管理處重新以砌石鋪設,而成為一條古意盎然、兼具知性與感性的健行步道。


 


古道沿途可見夾道的常綠闊葉樹林和人工栽培的針葉樹,以及最具亞熱帶雨林特色的筆筒樹。沿著緩坡上升一路經過古樸的跌死馬橋、仙跡岩、清代總兵劉明 燈所題刻的「雄鎮蠻煙」摩碣以及「虎字碑」,距離峰頂的觀景亭就不遠了。登至最頂時,路旁可見一間石材建造的福德祠,形式古樸,祠裡同時供奉著土地公與土 地婆,祠前立有北宜兩縣的界碑。古道沿途設有三座涼亭、解說牌、林務局護管所服務區及公廁等設施,全部的腳程大約需3-4個小時。


 


雄鎮蠻煙摩碣


「雄鎮蠻煙」摩碣位於古道半山腰、海拔約240公尺處,相傳是清同治六年(西元1867年)劉明燈北巡噶瑪蘭,行至山腰之際大霧彌漫方向難辨,並聽 說當地常起蠻煙瘴霧危害過往商旅,故就地題下「雄鎮蠻煙」四大字摩崖刻勒在石碑上,藉以鎮壓山魔。有首古詩描述「雄鎮蠻煙」碑:「雄」旁其卯星,「鎮」迫 龍更抱心胸,「蠻」氣霏霏龍吸雨,「煙」兌亨亨虎吞風。「雄鎮蠻煙」四字雄渾豪邁勇而有力,現已被列為三級古蹟。


 


虎字碑


以草書所勒的「虎」字碑,矗立在海拔約330公尺、接近嶺頂隘口處山徑步道旁約4公尺處的一石塊上,上款落有「同治六年冬」,下款為「臺鎮使者劉明 燈書」,相傳當時劉明燈出巡噶瑪蘭,路經該處被風暴所阻,故取「雲從龍、風從虎、聖人作而萬物睹」之意,而以芒花為筆,就地揮毫題下「虎」字勒碑鎮風。與 「雄鎮蠻煙」摩碣同為三級古蹟,從這些彌足珍貴的歷史古蹟,可窺見先民蓽路襤褸以啟山林的拓荒精神。


引用至:http://www.necoast-nsa.gov.tw/user/Article.aspx?Lang=1&SNo=0400048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阿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